解說導覽培訓及場域改善
導覽解說課程規劃
導覽路線納入了多元的主題及特色地點。首先,在歌仔戲文化館裡外,與結頭份社區相見歡。然後在湧泉汩汩的圳溝與洗衣亭旁,可學習湧泉的知識及在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。
到了結福埤的周邊,可認識結福埤過去作為在地居民農牧利用及生活記憶的故事。在渡船頭舊址,可介紹宜蘭河沿岸社區過去依賴河運的地理及歷史,以及氣候曾帶來環境重大改變的警思。
繞到食農園區裡,則可探討友善耕種、樂齡農村、療癒花園等概念。在低碳學習工作坊,則能完整觀摩如何把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處理過程及成品,甚至下場體驗如何把老竹、廚餘變黑金,一起用行動來理解環境永續及循環經濟等課題。
最後的重頭戲則是到結頭份最具代表性的大樹公下,在這個台灣本地歌仔的發源地上,穿越時間,想像當年歐來助在農忙閒暇之時,在這裡來段落地掃與為社區帶來熱鬧歡喜的場面。就像現在的導覽解說活動,也期望為來訪的聽眾們帶來歡喜一樣。
導覽解說人員培訓
有了課程的規劃,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社區近年來導覽人力不太足夠的課題。工作團隊對外招募了10位導覽解說學員,在社區幹部及輔導團隊的帶領下,學員們經過4個星期的培訓課程,對結頭份社區作了許多功課,也練習了實際上場帶領參觀者的技巧。結訓之後,個個成為了合格的導覽員,期望未來能助社區一臂之力,讓更多人認識這裡豐富多彩的社區特色。
導覽場域空間改善
同時,培訓的過程也是教學相長的機緣,透過新學員的參與,社區也得到許多新的回饋,例如在參加人數達20人以上時,安排在低碳工坊的「從產地到餐桌」體驗,就因為空間設施的不足,讓大夥忙得團團轉。又例如走到渡船頭時,大家聽著過去河運的故事,都覺得導覽者準備的古地圖與老照片很有意思。於是在經營軟體的同時,新的回饋意見又回饋成為硬體改善的方向,也在這次的計畫中順勢完成。